股票投资工具 十大典型案例公布!他们实至名归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根植热土,建功乡村。9月11日,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主办,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承办的万名农村乡土专家服务典型村助力“百千万工程”推进活动在广州举行。农业农村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以及来自全省21地市近200位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农村乡土专家、农业科技特派员、“百千万工程”典型村代表等参会。
作为广东首场全省性的农村乡土专家活动,本次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助力全面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具体措施,进一步推动培养和引进农村专业人才,完善乡村人才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通过举行一系列的讲演、对接、培训等活动,展现农村乡土专家风采,培训乡村本土人才,完善服务对接机制,助推全省农村乡土专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中。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今年4月初,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万名乡土专家服务‘百千万工程’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经过四个月的征集,最终从各地推荐100多个案例中评选出10个典型案例和50个优秀案例。并在本次活动上进行颁奖。
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林绿为十大典型案例代表颁奖。
万名农村乡土专家服务典型村助力“百千万工程”十大典型案例如下:
案例一:广州鱼专家培育出水产新品种,扶农助农、科技创新
从事水产养殖工作37年,培育出的“穗丰鲫”鲫鱼新品种通过2023年农业农村部水产新品种审定。广州市建波鱼苗场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鲫鱼苗种生产企业,年产苗种10亿尾,年产值2000多万元,辐射带动养殖户10万多户,养殖面积100多万亩。
公司以科技为指导,培育出新品种——穗丰鲫,在培育中创新育种技术路线,通过异精雌核发育优选子代。因地制宜制定穗丰鲫繁殖制种技术操作规程(包含亲鱼、人工繁殖);穗丰鲫养殖技术操作规程,包含鱼苗与鱼种培育、池塘饲养;穗丰鲫及其亲本种质标准。独创一套鲫鱼繁育技法,通过亲自设计的“水源净化水处理”设施,能够净化水质,并将水温常年稳定在22-25℃,保证鱼苗长期稳定供应。同时,针对鲫鱼的病害问题开展鲫鱼粘孢子虫、败血病症防控技术攻关,从源头上构筑种质安全防线,推动鲫鱼产业健康发展。
公司加强产学研推结合,依托南沙现代渔业产业园及其打造的渔业全产业链公共研发平台,与省内多所科研院校共建产学研基地,采用“企业+高校”“技术+资本”“科研+商业应用”模式打造创新品种。优势新品种穗丰鲫具有生长速度快、个体均匀度高、体型好、鳞片厚、雌性率高等优点,一个养殖周期内生长速度平均比彭泽鲫快29.7%以上,比白金丰产鲫快11.2%以上。连续5年(2016-2020)被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确定为广东省农业主推品种,累计推广20多亿尾, 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案例二:“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示范
依托“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项目为载体,推动地区10万亩水稻生产从半机械化、全程机械化到数字农业和智慧农业迈进。
针对早造收割期多遇连续降雨,农户收割的稻谷得不到及时烘干问题,所在合作社与广东省农机装备研究所合作,利用热泵空气能烘干机进行烘干,用热风进行稻谷烘干,冷风进行稻谷冷藏达到了一机双用的效果。还与科研院校合作,积极推广一套利用水稻精量穴直播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机械化收割烘干保鲜等水稻全产业链经营的模式。
以县级农机推广服务驿站为载体,引进农业技术专家、农业科技特派员等对农业生产进行指导。引进农业生产先进技术、优良品种选育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稻三控施肥技术、香稻增香栽培技术、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互联网+物联网”数字农场技术,实现了筛选出潜在的、适宜汕头种植的最优品种,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用量,提升稻米食用安全。
针对目前大量农村劳动力紧缺的实际,建设“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项目为载体,通过标准化作业提高耕种质量,使服务耕地粮食产能提升,也通过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销售,达到节本增收的效果。服务范围覆盖潮汕地区耕地面积10万亩以上,解决了难以开展机械化服务和劳力紧缺的难题。
案例三:茶文旅庄园经济体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2016年,曹锦旺在紫金县紫城镇黄花村投资建设黄花庄园农文旅项目,以茶叶种植和经营为核心,融合茶文化、娱乐休闲、科研教育、观光体验的庄园经济体,实现了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
秉持“林中有茶,茶中有树"理念,打造生态茶园。庄园内500亩有机茶园种植龙井43、中茶108等名优品种,拥有规范化生产设施,年产黄花茶10万斤。此外,设有200人培训室、先进教学设备和300人就餐设施,2023年游客量达0.9万人次。累计为村集体和农户分红179.2万元,间接带动就业200多人,与紫金县黄花村形成产业合作,每年稳定为黄花村分红近20万元。
黄花庄园还打造“紫金蝉茶研学创新基地”,融合自然资源和茶文化,通过研学传播紫金蝉茶文化,以点带面,助力镇村两委将黄花村打造为农文旅研学融合区。不仅丰富当地农文旅项目建设,还促进农户创业就业,增收致富成为茶产业多产融合的亮点示范。
案例四:乡土专家助推龟类产业融合发展
建立了“公司+基地+技术+农户”的发展模式,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区域联动发展,成立了国内首个“金钱龟养殖与加工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发动周边农户养殖金钱龟,2023年累计带动养殖户4092户,带动增收660万元,户均增收1612.9元。
立足企业本身,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围绕“叫响企业品牌”和“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两个重点,金钱龟、石金钱龟产品被评为广东省名牌(粤字号)产品,“李艺”商标被评为广东省著名商标。同时,该公司金钱龟养殖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345亩的养殖面积居全国第一。在养殖产业基础上,开发了金龟露、金钱龟酒、金钱龟含片和金钱龟精等加工养生食品,并打造以金钱龟为主题的生态休闲园区。
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区域联动发展,主动联系高校院所专家教授,成立了国内首个“金钱龟养殖与加工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在良种选育、生态养殖、产品深加工等技术领域获得了突破和成效,《三线闭壳龟产业化生态养殖技术研究》等2项科学技术成果通过了省科学技术厅的成果鉴定,累计1项发明专利和17项实用新型专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
坚持扶农助农,带动养殖户学习掌握养殖技术,设立了培训室和科普图书室,定期组织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每年培训人数累计达800人次以上,也制作了养殖技术光盘和编印了养殖技术图书发放给养殖户,为促进金钱龟产业致富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案例五:以科技创新孵化新农人共创乡村振兴致富路
基于“公司+基地+农户”的结构,打造了一个“新农人”孵化平台,利用自己的平台与技术,将农户招募加入公司的饲料鳜鱼产业链条中,共带动农户1910人,协助136户农民大户通过银行融资来扩大其生产。
与农户合作,为农户提供高质量的鳜鱼苗、饲料以及成熟的养殖技术指导。为保障养殖效益,谢泳杰每月定期举办技术培训班课程和实地示范,传授农户现代化的鳜鱼养殖技术、疾病预防和控制、水质管理等知识。为农户提供高质量的“德邦坚精品苗种”,该苗种具备良好的生长潜力、环境适应能力和100%吃料率。推广使用环保型饲料,建立稳定的饲料供应链条,通过统一提供优质饲料,确保鳜鱼健康成长、提高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与农户合作,为农户提供资金投入支持。公司与农户签订投资合作协议,公司投入一定的资金支持,与农户成为合伙人模式,帮助农户解决养殖启动资金问题;同时,以公司名义开展养殖保险业务办理,能够为养殖项目减轻自然灾害等不可预见因素带来的损失。
提供统一销售服务,降低农户的市场风险。公司的自有品牌“德邦坚”已通过商标注册,通过日常严格把控质量关,用优质水产品来打造“德邦坚”品牌;其次,公司与广佛肇周边大综批发市场、农产品流通企业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稳定销路。农户只需要按照公司的技术指导标准进行养殖,确保鳜鱼质量达标,养殖的水产业销路则畅通无阻。
案例六:小金柚撬动大产业,带动三千多农户增收
李永生是一位深耕金柚产业30年的乡土专家。他主导的金柚深加工,特别是“柚苷”提取精深加工项目,不仅增强了金柚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李永生在2003年创立广东李金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建立起10000亩的标准化种植基地和122亩的现代化加工仓储园区,年产销柚果约10000吨,柚苷年产能200吨,产业带动3000多户柚农增收致富。
李永生带领团队攻克了纯水提取“柚苷”的关键核心技术,建立了SC标准的自动化生产线,确保了产品的高标准和生产的高效率。通过与金柚产区的松口、城东、石扇、松源等镇的十余个行政村签订产业帮扶协议,带动7.2万亩金柚种植,通过优质优价收购、资金入股分红、共建扶贫种植基地等措施,助力3000多户柚农增收。
2022年,李永生抓住梅县区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重大机遇,引领公司投资2.5亿元,在城东镇建成了现代化的梅州柚深加工基地。该基地占地92亩,具备年处理10000吨商品化柚果、5000吨小柚果干燥加工和200吨高纯度柚苷提取的综合生产能力
李永生以诚信、质量和服务为核心,构建了从农资供应到种植、采后处理直至销售的完整产业链。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李永生带领企业稳步前行,在业界树立了良好口碑,使“木子”金柚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
案例七:让荔枝树高接换种成为“摇钱树”,亩收益增加几十倍
连国荣带领的汕尾市隆兴源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出口为着力点,综合高接换种、生态栽培技术、数智化应用、品牌建设等方面,带动汕尾市荔枝产业升级换代,同时通过“股票树”创新运营模式,形成综合产业带,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公司专注于荔枝全产业链的建设与运营,以智慧农业技术进行荔枝数字化精准栽培,拥有250亩的数字化荔枝育繁推一体化基地和1000平米的荔枝采后商品化加工中心,均已获得出口资质。公司已完成荔枝产业研发项目8个,拥有1个发明专利, 5个软件著作版权;种植的“妃子笑”荔枝获得2022年全国优质荔枝擂台赛金奖。
2019年开始建设示范园,与广东省农科院果树所合作,高接换种了“凤山红灯笼”、“井岗红糯”、“冰荔”、“仙进奉”等20多个优质荔枝新品种进行区域试验,为汕尾市荔枝新品种繁育走出关键的一步。公司在汕尾市推广高接换种晚熟优质荔枝新品种“凤山红灯笼”超过1000亩。
在海丰县赤坑镇“妙荔现代农业园”与可塘镇“多彩荔园”进行综合运用,荔枝亩产由400公斤提升到800公斤,结合品种更换、生态种植,田头收购价由平均8元/公斤增加到70元/公斤,收益由3200元/亩提高到56000元/亩,增加了17.5倍。与传统种植相比,化肥减量40%,农药减量50%,人工减量30%。
案例八:打造粮食种植加工一体化产地获“广东粮仓”之称
创建雷州市雷高齐发水稻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农民专业合作社14年,坚持以“兴产业、创就业、巩脱贫、谋发展”的新思路,匠心独运实行“公司+基地+科技+合作社+农户+工种,以管理入股、保底分红、技术分红”的股权激励机制,实施全方位管理及股份制的创新模式运营。
积极鼓励农户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现有2500多亩种植基地,目前已有15个水稻种植基地15000多亩,为当地创造了就业岗位500多个。他保证安全高效率的前提下响应国家粮食安全生产安全的号召扩建了无人机团队,服务各种农作物包含水稻,番薯,香芋,玉米,毛豆,香蕉,荔枝等的除虫除草作业月作业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充分降低了农药农资对农民的伤害,使当地农民的生产作业更安全高效。
颜欧能充分发挥个人经验和地理位置优势。合作社具有多年丰富的水稻种植经验,发展潜力大,债务情况良好,可操作性强,通过项目的实施能够提升水稻种植水平,能够有力地推动当地粮食种植效益。地理位置优势明显,合作社地处雷高镇腹地中心,辐射能力强,易推动稻米品种改良及订单种植。
抓住“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客户为根本、以员工为基础、以服务为核心”的经营理念,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和水稻种子开发,利用现有的特色资源,充分发挥示范合作社的作用。
案例九:龙眼专家回馈家乡作服务创造就业岗位600个
李子文扎根荔枝龙眼种植三十多年,长期深入生产一线。16年成立合作社以来,推进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提高在市场中的知名度,提高商品在市场竞争力,力争成为广东茂名龙眼行业的领头军。
李子文建立起一支有专业技术的服务团队,积极发展农业托管服务,走在服务第一线,致力解决“谁来种果,怎样种果”的难题,为农户提供“保姆式”管理服务。同时,他发展个性化服务模式,同时制定荔枝龙眼生产服务五个统一标准:统一技术规程、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产品标准、统一包装、统一商标。
以合作社为根基,联农助农。他推行“合作社+托管员+农户”的服务模式,先是把土地盘活起来,提高效率、增加效益,实行集中种植、集中管理、集中销售,成为“菜单式”的服务模式,带动南塘镇、荷塘镇等周边23个镇区发展荔枝龙眼、水稻、蔬菜种植约5万亩,为当地500多个农户提高经济收入约600万元,为周边农民群众创造就业岗位上百个,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农业产业转化和社会稳定尽了一份社会职责。
他利用自己在实践中积累的果树生产管理经验,秉持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观念,默默无闻地为家乡广大的果农无偿服务。2023年完成荔枝龙眼生产服务面积约20000亩。服务户数170多户,为果农增产约12%,增收200多万。
案例十:“扶正”清远鸡品牌助农增收,培育240余个返乡青年创业增收
2014广东爱健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温永森、邝智祥结合当地清远鸡特色资源,长期深入生产一线,积极示范推广农业、工业的先进技术,大胆创新市场渠道和新媒体资源,促进当地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公司努力“扶正”打造真品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很多企业达不到清远鸡地方标准的要求,行业内又没有达成一致的行业标准,导致清远鸡产品质量在市场上良莠不齐。“冒牌鸡”“过路鸡”等问题层出不穷,外地不良商家片面追求利益,采用低价等手段分割市场利润,严重影响了清远鸡的品牌价值。公司通过建设清远市清新区清远麻鸡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推动农业农村部南粤黄羽鸡产业集群等项目建设,完成建设清远麻鸡“全产业链”,联合打造新出的品牌产品。
公司积极发挥社会资源联农带农。爱健康充分对接广州对口帮扶优势资源,助力“清远鸡”走出清远,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创造就业岗位500余个,间接创造就业岗位1000余个。有效培养240个返乡青年从事农业创业创新工作和带动500户农民就近就业,通过公司加农户合作模式,带动养户发展养殖超过350户,每户增收达10万元。
爱健康公司在2023年实现营收超3亿元,力争在2024年实现营收目标6亿元,2025年实现综合创收超10亿元,努力做清远农业产业排头兵。
作者:王志敏 任亚航 梅远君
来源:南方农村报股票投资工具